什么以史为鉴【好句摘抄31句】

时间:2023-10-11 09:54:19 句子摘抄

什么以史为鉴

1、【解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2、【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3、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为了我们的中国梦,同样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我们必须且不得不铭记历史。

5、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6、【拼音】:yǐgǔwéijiàn

7、您好,非常高兴能够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8、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说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9、以史为鉴不是成语。正确成语是:

10、铭记历史,是让大家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不让历史重演。

1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意思是: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原句是: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2、意思是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天生我才必有用。

13、以史为鉴是成语,意思通常都是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

14、原文出至《旧唐书·魏征列传》。

15、晋·葛洪《抱朴子》指出,“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

16、意思是说用铜左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

17、唐太宗将史书的功能明定为“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

18、“以史为鉴”的意识,早在《尚书》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就出现了,《诗经·大雅·荡》则明确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

19、意思是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

20、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为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有资于治道”。

21、铭记历史,开创未来。铭记历史,绝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铭记历史,是为了时刻警醒我们,和平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保障;

22、【拼音代码】:ygwj

23、【成语】:以古为鉴

24、这是唐史《贞观政要》中的一句话。是唐朝的第一名臣魏征劝谏唐太宗李世民的话,原文是这样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5、以史为鉴,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加快实现“两个一百”进程,同心共筑“中国梦”

26、非常感谢,以上回答供您参考,但愿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学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27、以史为鉴,汉语成语,最早出现在《尚书》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意为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1][2]

28、“以史为鉴”,通常都是从正面积极地告诫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国家,小到自我修养,都应该走正道而不要走邪路。应该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的。

29、唐太宗李世民说丞相魏征的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意思是说用铜左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说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30、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什么以史为鉴

31、以史为鉴并不是一本书,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历史作为借鉴,是唐太宗形容魏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