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城东门古诗原文
1、再过一年,即1082年(元丰五年)的正月二十日,又写了这首诗,颇有乐在此间的味道。《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又写了一首类似的诗。上面这些诗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能超然旷达并最终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这和他从海南赦归时所说的“九死南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属同一气质,正是苏轼的高不可及处。
2、组诗其一说:“春来空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昨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这两首诗,都在借“半随飞雪度关山”的梅花形象,流露一股淡淡的哀怨凄凉之感。到黄州次年,即1081年(元丰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以此为题,作七律一首,末两句说:“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正是指一年前来黄州途中过麻城五关作《梅花》诗时的情景。
3、【鉴赏】
4、起句是据前一年所感的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东风”这位信使就先自东门而入;此时,苏轼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想,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至于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
5、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出自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6、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出自两汉·佚名《步出城东门》
7、【注释】
8、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9、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1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1、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12、这首诗出自《苏轼诗集》卷十二。1079年(元丰二年己未),苏轼四十四岁。由于他一直对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对态度,在一些诗文中又对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的“新进”作了讥刺,于是政敌便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八月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狱中关押四个月后获释。这年十二月,苏轼被贬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结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13、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出自魏晋·曹植《送应氏二首》
14、与步田园有关的古诗:“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15、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16、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7、作者写这首诗时,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诗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却无法摆脱。《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开垦东坡;得郡守徐猷庇护,访游近地,与渔樵相处。至黄州后续有新交,诗酒唱和。诗题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黄州朝夕相处的潘丙、郭遘。前一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去岐亭访陈慥,潘丙、郭遘和另一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WwW.sLkJ.org过一首七律。一年过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一年前的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诗人心境荡漾。
18、乡村四月
19、【解说】
20、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2、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23、“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24、身轻疑易蹋,步独觉难凭。——出自唐·殷琮《登云梯》
25、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出自两汉·佚名《梁甫吟》
26、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27、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